站内搜索:
 
  师资队伍
 
  师资建设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

2020-06-18 17:44  点击:[]

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实现“两个力争”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实现“两个力争”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学校的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审时度势,科学谋划,进一步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地位,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总体思路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整体提高

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当前与长远、培养与引进、个人与团队、重点与整体的关系,科学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规划,制定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形成上下呼应、协调一致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突出重点。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以及师资队伍的实际,以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为重点,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保证和倾斜。

强化实践。根据我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理工科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规范并推进文科类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整体提高。在突出建设重点的基础上,重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学科教师的培养提高;同时,既要狠抓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也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我校师资队伍实现全面建设、整体提高。

(三)建设目标

通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使我校师资队伍在数量、结构、层次、水平等方面适应学校内涵发展和推进“两个力争”的需要。数量方面,按照17:1的生师比,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060人,教学科研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70%以上。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其中教授比例达到1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30%左右;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专业分布更趋合理。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方面,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8名左右,省级以上教学名师2-3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3个。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抓好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

领军人才对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要把引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国内知名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作为我校“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在努力扩大领军人才数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

1.努力增加领军人才数量。“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优先安排引进领军人才,对没有列入引进计划又具备条件的领军人才,可不受计划限制,对于“重量级”领军人才,学校将采取柔性引进办法,不惜代价。以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教育厅“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校“青蓝工程”等为平台,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促进现有教师队伍中的骨干脱颖而出,进入领军人才行列。

2.着力打造优秀团队。要着眼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以课程(群)为建设载体,完善教学团队的培养、遴选机制,“十二五”期间打造一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要紧紧围绕学校现有重点建设学科和拟重点发展的学科,以学科方向、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为依托,同时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鼓励突破学院界限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十二五”期间打造一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二)着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是我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建设好这支队伍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优化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加强过程管理;继续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今后在中级职称评审中,将进一步加大教学工作在评审要素中的权重,教学考核优秀和教学竞赛获奖的青年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2.重视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用于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团队建设要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青年教师也要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3.努力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制度,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提高实践能力。细化、完善已经出台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的若干规定,加强过程管理,努力增强实效性,抓紧出台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类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的有关制度。

4.切实抓好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扩大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范围和数量,促使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提高水平,带动和影响整个青年教师队伍尽快成长。

(三)着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广大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强化教师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觉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教育,坚决纠正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

2.加强师德评价考核。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和考评制度,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务评聘、派出进修和评优评奖等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终止聘用。

3.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继续定期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报纸、网络、板报及外部宣传的强大功能,大力宣扬一批敬业爱岗、甘当人梯、默默奉献的师德标兵,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四)着力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法

要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师资队伍

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更为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

1.促进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鼓励所有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学历层次,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自2011年起,30周岁以下教师申报中级职称、40周岁以下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需具有硕士学位,35周岁以下申报副高级职称、40周岁以下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具有博士学位,特别优秀的可破格申报。今后,35周岁以下既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又不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再聘任到教学科研岗位。

2.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引进待遇上可以在规定标准基础上进行浮动,在引进和使用方式上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方针,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采取定期来校、不定期来校、通讯指导等方式指导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创造条件积极聘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大型企业的领导担任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名誉院长。

3.改进教师进修办法。将教师培养与学科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引导和要求教师选择与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相一致的研究方向。重点鼓励脱产进修博士研究生、带项目高访、出国高访,为培养领军人才、打造优秀团队奠定基础。

4.设置动态科研岗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科研方面有较强能力且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可申请使用动态科研岗,学校在动态科研岗位使用上向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团队成员倾斜,从而保证他们在一定时期内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以利快出成果、出标志性成果。

5.建立教师学术假制度。具有高级职称的在编在岗专任教师,近几年在教学、科研等岗位上取得有影响成果、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以申请学术假。学术假期间免去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享受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和相应的校内岗位津贴。

(五)着力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校上下要群策群力,努力以环境凝聚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学校成立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每年投入学科和师资建设经费不低于2000万元,并随着学校财力好转逐年增加。组织、人事部门要牵头组织,拟定政策,协调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二级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基础和能动作用,各二级学院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和实施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保证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逐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以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为导向,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推进教师岗位聘用制,积极探索有助于创新团队形成的教师岗位设置办法,赋予团队负责人更多的选人用人自主权,在创新团队中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师用人机制。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逐步实现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重视个体考核向更加重视团队考核转变。校内分配坚持向教师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优秀团队倾斜,重奖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真正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大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全校各级领导、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师资工作,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学校发展、兴衰的核心工作来抓,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引进、使用等相关制度,努力营造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帮助教师干好事业的良好制度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鼓励探索、鼓励创新、鼓励冒尖,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术氛围。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切实关心教师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努力为教师提供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中共淮阴工学院委员会

淮阴工学院

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

主题词:加强 师资队伍 建设 意见

中共淮阴工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7月9日印发

共印:70份

上一篇:《淮阴工学院教职工岗位津贴实施办法》(2009) 下一篇:《淮阴工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2010)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实验中心  版权所有